2025年8月7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紧急采购项目结果公告。 广东紧急采购的20万人份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最后结果显示中标价格单价1.48元,总价29.6万元。 令人瞩目的是该项目预算为280万元,最终以29.6万元中标,降幅89.4%。 本文并不讨论1.48元这事,因为按照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来说,即使中标企业不是这家也会有另一家企业以相近价格中选。 因此本文是借助本次1.48事件切入目前在IVD行业甚至是我国多次提及的反内卷。 反内卷”已经成为我国政策的工作重点。2024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2024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再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提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制定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合规指引,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这标志“反内卷”治理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与2016年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相比,本轮反内卷呈现鲜明特点: 1.在治理对象上,从钢铁、煤炭等上游行业转向新能源、平台,医药等领域。 2.在政策工具上,从行政关停转向“法治+市场规则”组合拳。 3.在核心理念上,从去产能升级为“品质优先”的高质量发展。 那说了半天为什么要“反内卷”?而内卷有什么弊端?内卷在IVD行业的弊端在于: 1.唯价格论产品质量或难以保证: 唯价格论的指标固然节省资金,但是过低的价格能否维持产品质量? 若使用终端反馈,低价试剂出现“检测精度下降、结果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若此会直接/间接影响疫情核酸检测等此类的基础公共卫生项目,其检测结果失去准确性,若此社会付出的隐性成本已远超采购节约的财政资金。 所以这类招标能不能将检测的实际性能表现作为考核标准? 2.创新动力的抑制: 价格内卷对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显著。因为当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至成本线边缘,在维持企业运营的前提下,研发投入会成为首要削减对象。 3.同质化竞争加剧: 由于创新动力被抑制,企业很难投入更多资金研发新技术、新标志物,因此保守批量获证现有产品(例如呼吸道),导至同质化产品竞争更加剧烈。 4.马太效应凸显,行业加速洗牌: 价格内卷导至市场倾向于价格控制更好、更有生产成本优势、原料自给自足的大型企业。市场格局加速洗牌,没有产品、技术、市场等优势的企业则在这场洗牌中被批量出清。 而“反内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内卷中的弊端。 首先,反内卷要破除唯低价论,将低价与高效解绑。 其次,反内卷促进行业技术创新与差异化竞争,如促使企业研发新技术、新标志物、新领域等。中小企业能够有足够空间专注单一细分领域,从而减小同质化产品竞争可能。 其三,引导企业以产品质量和性能为目标,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原料筛选、性能优化,保障终端使用准确性,提升医疗质量与临床价值。 其四,由于反内卷企业营收增加,企业或许会扩大经营,招聘岗位会增加,更多的ivd从业人员会有更多机会和稳定工作。 当然最终,反内卷最重要的核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来满足临床、患者和操作人员的需求(如数智化系统+全自动分子设备)。 总结! 大浩认为,跳出IVD行业,反内卷让社会整体收益得到保证。此时经济不仅在上层流动,也下达至广大群众,由于经济的流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提振经济。让经济螺旋上升发展。 故社会反内卷目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于! 1.让社会不同环节保有利润,企业能够再生产,扩大生产,群众有钱消费。 2.让社会经济充分流动,包括公平的再分配,促进消费(消费级医疗) ,银发经济,这些和反内卷一起,都在促进我国经济向群众倾斜,促进经济流动。 3.从群众角度来说,反内卷后,群众有时间和精力(保证收入为前提),这促进释放更多潜在消费意愿还能多陪伴家人朋友,促进家庭和睦。 反内卷对个体家庭来说促进其和谐,而从社会总体来说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固发展。 因此反内卷不仅关系到将“蛋糕”做大,也关系到我国向消费大国到消费强国的转型,亦关系到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的民生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