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三星宣布将以1.1亿美元(约合7.8亿元人民币) 战略投资美国早筛巨头Grail。 三星将Grail明星产品——Galleri®多癌种早期检测(MCED)引入亚洲市场。资本与巨头的结合,预示着多癌早筛即将迎来商业化的加速期。 但在资本狂欢表象之下,技术格局正在悄然生变。三星所押注的“DNA甲基化”路线,正面临被中国科学家主导的miRNA技术所超越。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迭代,更是一次科研范式与市场逻辑的根本转向。 从“甲基化”到“RNA”,早筛技术正在换代 Grail的Galleri®检测,是当前最具代表性的cfDNA甲基化技术,通过血液样本检测DNA片段的甲基化模式,可一次识别超过50种癌症。 但这种看似“全能”的检测方式,也存在天然缺陷:其灵敏度主要集中在中晚期癌症阶段,对癌前病变识别有限;检测成本高昂(约700美元/次),对实验室环境和算法要求极高。 同时,不同种群的遗传甲基化背景差异明显,亚洲人群的算法适配尚未完成。而以国产肿瘤早筛企业晋百慧为代表的miRNA技术,则直接进入了生物标志物的“上游层级”——RNA水平。 它通过分析血液、粪便等样本中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模式,可在癌症尚未形成立体病灶之前就发现功能异常。 临床数据显示,晋百慧的miR-92a检测方案在癌前病变阶段的灵敏度可达68.3%,显著优于甲基化产品;且检测仅需3.5小时、成本更是大幅降低90%以上,真正具备普筛可及性。 技术革命的本质,不是替代,而是提前。从DNA到RNA,是癌症早筛从“病理信号”走向“生物信号”的跃迁。 资本押注与科学进化,是两条不同的时间线 三星投Grail,看似在押注未来,其实更像在巩固当下。 Galleri代表的是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型:在美国市场已有医保谈判基础、品牌传播完善、用户教育充分。 但这种路径的瓶颈在于,它仍是“富人早筛”——技术强、成本高、推广慢。反观中国,晋百慧的 miRNA 平台已在国内形成全链条布局。 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拥有多项国际专利;与金域、艾迪康等检验巨头合作,构建全国样本检测网络。 同步研发胃癌、胰腺癌、鼻咽癌、乳腺癌等八条管线,逐步实现癌种扩展。这意味着,当资本在追逐全球化的速度时,中国科研正在重构技术的深度。 三星的投资能让Grail更快进入亚洲高端市场,但真正能让早筛“下沉到基层”的,仍是中国本土技术的迭代与普及。 从实验室到医院,早筛的价值坐标正在重构 癌症早筛的终极目标,不是“检测更准”,而是更大的可及性。 甲基化技术解决的是“能不能测”的问题,而miRNA技术正在解决“能不能用得起”的问题。 未来的早筛,不仅要精准,更要普惠。只有当检测价格下降至百元级、适配基层实验室、进入医保体系,早筛才能从“资本故事”变成“公共健康”。 这正是 miRNA 的最大意义所在:它代表的是从科学走向社会的能力,是让科技普惠全民的路径。 正如十年前PCR从科研实验室走进县级医院,如今的miRNA,也正在重演一次“技术平权”的历史。 技术的方向,才是时代的答案 三星投Grail,确实是一个产业信号——早筛正成为下一个万亿级赛道。 但真正决定未来格局的,不是资本的速度,而是技术的方向。甲基化让世界看到癌症早筛的可能,miRNA让世界看到它的未来。 当科学走出实验室,融入每一个家庭,科技的意义才真正被点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