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DRG/DIP是不是听起来很陌生,不知道是啥?
我第一次上公司组织的医保相关赔训,提到DRG/DIP也是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这是国家医保局在2021年推行的新的“医保支付机制”。

只要你是医保身份就医,它就会跟你息息相关,而且影响挺大的。
医保局推行DRG/DIP新的医保支付方式,是希望通过提高诊疗技术,提高病案质量管理,
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避免过度医疗,降低患者医疗开支,降低医保基金透支速度。
是不是感觉挺不错的,但是实际又是怎样的呢?
先简单了解DRG的支付模式原理吧
DRG的医保支付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把病种分组,统一规定了每组病种的标准费用,标准费用是固定不变的,是由医保和患者按规定比例给付。
也就是“一口价包干”,每个病都明码标价,超过标准费用,医院就要自行承担,甚至有惩罚;低于标准的费用,有结余,但是可能会影响明年的额度。
举个例子,某类疾病医保额度是10000元/人,如果实际花费了11000元,那么超出的1000元,就得由医院来承担;如果只花了9000元,结余了1000元,医保可能会认为这类疾病可能只需要9千元就能治好。
医院不是慈善机构,做不到盈利,至少不会让自己倒贴钱,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DRG收费前,医保是按项目收费,医生开出的项目,医保照单全收,医院很滋润。
而实行DRG后,宣告了“医生点餐,医保买单”时代的结束,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就会“精打细算”,先算账,再治病,严格控制治疗成本,要不然就会入不敷出。
给患者诊疗,不管是药物、设备和器材,能用便宜的,绝不会用贵的,这体验能好吗?
即便你有消费能力,想选择更昂贵的药物或者治疗技术,但在DRG下,这类消费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因为医院一旦超支了,多收的钱可能要加量罚回去;医院会给你开个外购处方,让你自行去药店买;有些医院,还对病人挑肥拣瘦,危重的病患拒收。
以往会过度医疗,在DRG模式下,有些医院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医疗供给严重不足。
当然,DRG收费模式对常见疾病或者轻症病人是有益的,但是对不常见的,危重疾病患者是不利的,因为情况越复杂,越严重的病人,需要的医疗资源就更多,而医院却无能为力。
走医保,就会有DRG限制,毕竟医保的不足,是无法让每个人实现看病自由。要想得到更好的治疗和服务,要么自费,要么启用无社保约束的商业医疗险,比如中高端医疗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