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
金币
威望
贡献
回帖0
精华
在线时间 小时
|
虽然我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是特别高,但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表象现实的角度去稍微观察一下:
一个重要的理由可能是谷子满足了网络化时代的社交需求
这种情况可以理解成由于互联网发展导致的现实社交需求的部分缺失,被互联网自身所弥补。
如果不存在现实社交网络,那以互联网满足全部社交需求也是可能的。
而这些所谓的“以互联网社交需求”也部分投射到现实中。
其中一个表现形式就是“购买话题产品”,如某一款式的衣服鞋子,去某间特定的餐厅用餐。
当然,买动漫周边也在其范围之内,而且动漫周边的话题持久性相对长,相对地域性也更广,自然更受消费者青睐。
近来的淄博烧烤、小马宝莉卡牌等种种,估计也不外乎此逻辑。
动漫类文化产品一方面自身制作精良、传播广泛,更容易成为话题的素材。
另一方面,其自发或者官方引导的,配套的社交设施也很完善,像是社媒群组、线下碰头会、零散短视频。
虽然社交和网络挂钩的越来越紧密,但是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的本质还是没有大的变化。
存在话题,也就能成为社交。而且,由互联网带来的社交满足也可能可以发展为现实的社交满足,毕竟在漫展碰头的同好也不少见。
其二是自我展示的需求
严格来说,这个需求其实也属于社交需求的一部分——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也就失去了自我展示的大半意义。
虽然这种表达需求对于公众而言并不陌生,以前网络尚未流行的时候也有人通过穿衣打扮来展现自我,
网络流行后在各大平台上发视频写文章以寻求关注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只是由于“谷子经济”这一名词上了讨论的话题,处在二次元及周边领域的这种需求形式,才终于被人注意到。
现今社会,这种需求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到公开场合购买周边、逛谷店当然也能被算作一种表达的形式。
也会有出cos和展示周边的例子,与前述两项并无本质的区别。
另外,商品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为需求的表达提供了土壤。
以前,只有专家学者或者有钱人才能充分满足自我展示的需求。而现在情况为之一变,这对个人的发展也能说是好事。
不过,也存在有单纯的自我满足这一特殊的情况。
就是喜欢将海报手办立牌之类的周边挂在家里,单纯地喜欢动漫人物,和社交与否无关。
这类群体从个人平均购买的数量和金额上和追求社交价值群体的差异不会特别大,甚至存在超越的可能。
但从总体比例上而言,随着二次元的大众化,其所占比例还是在减少。
当然,“追求社交价值”和“追求自我满足”这样的分类并不是严格的二分法。
针对于某个个体,同时考虑两者的情况反而是大多数,只是“社交价值“可能会成为判断的优先依据。
“谷子经济”的崛起,至少对于享受二次元文化的文化消费者来说,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能以这种成本低廉(量力而行的情况下)且兼具一定社交属性的形式满足自身需要,总算不是什么坏事。
至于动画或者动漫IP的制作公司,也能通过贩卖衍生产品收回一定的制作成本,追求盈利。
同时,市场藉由各种周边产品销量这一中介数据,向IP所有权方传递了“什么是优秀作品”的有效信号。
可以预期的是,今后即将被推上舞台的文化产品以及衍生的各种周边,会有向消费者期待的方向所靠近的趋势。
“吃谷人”在周边上支出的越多,厂商就越有动力深入开发老IP和推出新IP。
即使对谷子之类的周边不感兴趣,对于单纯喜欢动漫产品的人而言,“谷子经济时代”未尝不是一个舒服享受“正外部性”的好时代。
<hr/>最后给自己打个广告。这里是新人答主姫宮himemiya,主要回答二次元文化领域的有关问题。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以后也可以多多关注邀请我~希望能获得您的关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