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图文播报

查看: 132|回复: 5

[讨论] 如何看待印度称来自中国的快速试剂盒只有5%的精确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印度人打过很多交道。认识不少印度人。就所谓5%的精确度这个事,太搞笑,太离谱了。
现在随便扯几点。
1、搞化学的都知道,印度人发的文章,尤其是有机合成类的,那绝对是一个天坑。谁信文献中说的谁就倒霉。
2、印度很多事情太不靠谱了,尤其跟他们做生意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个小人加无赖。以化工产品为例子,印度人经常是以各种检测手段为借口耍赖。其实他们压根就没有检测
3、跟印度人做生意,一般的规矩是,情愿少赚点,但是前提是,先全款,后货,且他自提。这些都基本是行规了。要不就直接到印度弄个办事处,或者开厂,或者弄个点。
4、就试剂盒5%的精确度来说,100%是印度那边的原因。怎么理解这个原因呢,大家可以看看局座的日常吐槽。印度的飞机各种摔,各种不靠谱,显然无法说毛子的飞机不行,或者美国的武器不行。这种试剂盒需要低温储存运输。印度有没有这个条件,有这个条件会不会认真的去做这个大家是可以想象得出来的。
最后
5%精度这事很好办,就算是5%的精度来说,你看印度现在才检测出这么点人,真实的感染人数最少是20倍是吧。只要把 5%反过来用不就完了。
所以印度玩这套没意义!
——————
尽管印度各种不靠谱, 阿米尔汗 算是非常靠谱的一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义乌有很多印度客户。
做了多年印度客户的商铺对印度客人只有一个要求,全款自提自发。
类似出口欧美那种30%FOB的条款是不存在,敢和印度人做FOB还是CIF的都死光了。
现在印度客人敢向义乌商户提什么FOB,CIF的除非你是刚来义乌的新人新猪肉,否则老商户鸟都不鸟。
就一条,全款自提自发。
爱要要,不要GUN。
自己验货出库,出库以后有质量问题概不负责。
有时候真觉得印度人来义乌采货的,是没打算活着回去了。
现在推特上美国人都在骂特朗普,反而是印度人一个劲的#中国病毒,前几天尼日利亚奥贡自贸区差点搞出黑人暴动,就是印度人在自贸区里宣传说是中国人带来了病毒。
推特上看到印度人,见一个我骂一个。
<hr/>评论里还有三个人没看懂,解释一下。
(1)不要以为靠援助还是投资就能换来印度人的感谢或者是理性,你即使是和印度人在商言商都千万要小心,印度人坑队友都是名声在外的,坑你一个老外再顺手不过了,千万不要认为同是亚洲人就一定有耻感文化。
(2)印度人是我们的非洲战略中最大的对手,甚至比美国人英国人的危险性更大。印度人和非洲人的心理、生活和语言都基本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印度就是一个小版的非洲),印度人比我们更能把握当地人的心理,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相比我们天然占据着制高点,这个优势在未来可见的几十年里不可能被改变。加上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媒体有意引导,印度人对我们的非洲战略是一个极大的阻力。近期的事件有尼日利亚奥贡自贸区的当地工人在印度人的鼓噪下差点酿成反华暴乱,远期的事情有肯尼亚那边印度人的煽风点火导致当地针对中国援建的一系列工程反对游行。
(3)我为什么能上推特?看贴不回贴没关系,回贴不看贴的就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酶免类的2~8℃;核酸类-20℃冻存,开封后尽快使用避免反复冻融;干粉类室温保持也可。
上面这段引用说的是体外诊断试剂的保存条件。
新冠病毒试剂主要测试核酸。因此这类试剂的保存温度最好是-20℃。
也就是说这类试剂从生产单位出来,必须全程保持冷链运输。始终将试剂处于一个恒温冷藏条件。一直到给疑似病患使用时为止。
那么印度的医药冷链运输条件如何呢?
单独搜寻印度的医药冷链情况比较难,没什么具体的数据。
但是我找到了印度其他冷链运输及储存情况。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水果及蔬菜生产国(年产1.345亿吨)但冷藏设施仅能满足10%的需求。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牛奶生产国,但冷藏能力仅有7万吨。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禽蛋生产国,其冷藏能力经过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还有20%的缺口。
印度是全球第六大鱼类出口国(年产520万吨)因为冷链缺失每年的损失高达35亿卢比约合7000万美元。
这条引用来自于印度孟买冷链及运输物资展览会对印度冷链运输及储存的简介,该展览会预定于今年年底举行。
这个简介要说明的情况是印度未来的冷藏运输市场前景光明,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事实上冷链运输及储存条件的意义重大,不但可以提高生产力,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医药冷链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环节,这有赖于国家对于整体冷链运输及储存的国家级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投资。
印度是一个热带国家,常年高温,而“病毒也好、细菌也罢,这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基本是耐寒冷怕高温的。”对于相关试剂的冷链运输及储存条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如果试剂反复融冻,必然会失效。如果印度宣布中国产试剂5% 的有效性是真实的,也可以说明印度对于这类需要在-20℃条件下保存的试剂的冷链运输及储存只能满足其总数的5%。其余95%都因为冷链运输及储存条件不合格而失效了。
结合上面引用的关于印度冷链运输及储存的现状简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现在关于印度新冠疫情的详细数据仍然是一个谜,根据印度官方的介绍,印度已经控制住了疫情,可以复工复产了。但是印度一方面宣布控制住了疫情,一方面宣布大量的来自中国的试剂失效,那么印度到底有多少人经过了严格有效的病毒检测?这部分未经有效检测的疑似病患需不需要重新检测?印度并没有宣布替代方案,而是宣布已经控制了疫情。既然已经控制住了疫情,那么是不是反过来说明中国的试剂是有效的?
印度的说法前后矛盾,语焉不详。而印度又不肯提供有关医药冷链运输及储存的相关介绍,用于自证清白。
因此印度此举的意义就是为了维稳,以欺骗民众的方式隐瞒疫情;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推脱责任,把问题甩出去。
冷链运输及储存的相关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周期相当长,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完成的重大工程,印度无力在疫情严重的当下迅速改善条件,目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责任推锅中国,以保证国内可以尽可能平静地度过危机。
同时,采取这个办法的国家并不是印度一家。新冠疫情下的世界各国大多显得异常慌乱,而背负民众的责难,其后果相当严重,因此推卸责任成为了一个标准作业。这一点也不奇怪。
广东省药监局介绍,目前已获准注册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适用范围均标注了“仅限医疗机构使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经营企业应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且具备“第三类6840体外诊断试剂”的经营范围和“批发”或“批零兼营”经营方式。
人体感染新冠后,可以检测到核酸和抗体的时间上具有差异。根据理论数据, 感染后1-2天即可检测到核酸; 7-14天左右可检测到IgM(抗体); 21天左右可检测到IgG(抗体)。而有些免疫功能较弱的病人可能存在抗体量较低的现象,这就容易造成抗体检测的假阴性问题。而在感染之初,病原体抗原含量也较低,同样不容易检测到。因而抗体检测不被作为排除感染的依据。
胶体金法:类似血糖仪试纸,操作简单,15分钟即可肉眼判读结果,可进行早期感染和既往感染的辅助诊断,无需检测设备,适用于大范围快速筛查。操作简单,但是灵敏度低。胶体金检测试剂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全血样本中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
事实上抗体检测法在新冠病毒上作用非常有限。现在根据一些样本评估,有一部分新冠患者在感染新冠后,最长有46天抗体检测仍然显示阴性。新冠病毒是如何做到与抗体共存,如何做到欺骗人体免疫组织,目前仍然是谜。此结果也是推翻“群体免疫”的一个有效证据。因为一部分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抗体呈现阴性并不是做到了免疫,而是与病毒共存亡,他们依然拥有传染性。而抗体呈现阴性的人群实际上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这也可以理解为新冠病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隐藏自身特性,积蓄力量。临床中,有的病人一直表现得很正常,没有高烧,也没有不适应的症状,如果经过抗体检测为阴性,从结果上来看会排除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导致一些病患不去医院医治,即便是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放松警惕,然后突然病情加重,经过ICU紧急治疗也无法挽回生命。
既然“抗体检测不被作为排除感染的依据”那么印度应该不会进口的测试盒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为主。如果印度以此检测法为主要手段,也可能意味着印度的新冠疫情实际上是失控的。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印度会认为中国的快速试剂盒大部分无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个我自己亲眼见证的奇葩事件。
之前我在某国企的时候,印度某工厂在高价点位在我们这定了点东西,货值200w,结果送到的时候因为原材料降价,导致货值也降价了。
于是这批货到印度港口之后,还没出港口,印度公司就通知我们这批货不符合合同规定,他们不能要,要求退货,我司这边承诺并提交了检测报告说明我们检测过,是合格的。印度公司说,那你们就找第三方检测公司,把这批货100%检测一遍,合格我们才要。
弄个权威第三方100%检测一次,全送检测机构那再测的成本加路费都快超过我们的生产成本了,最后怎么办,只能我们自己拉回来了呗,吃个哑巴亏。
还有一次印度的一家国企向我们采购了一批材料,这批材料欧洲公司报价60w,我们报价22w,印度公司选择了我们。
当第一批供货空运过去之后,印度公司检测了其中的10%,然后声称至少这批货的50%都不合格,所以要么他们只付50%款,要么我们自己从印度打包带回中国。
然后我司的生产部门负责人“请”印度派人来检测第二批货,表面上是验货,实则是为了搞懂印度人是怎么验货的。
然后印度的那位工程师来了之后,把第二批货的包装拆开,然后用肉眼看了一下说,这个应该是不合格的。
我们的工程脸都气绿了,然后说这个材料是测验它的是否足够平,有没有波浪弯,然后印度工程师拿起一段材料,放在操作台上,然后用自带的尺子比划了几下,说确实不合格的。于是我们工程师拿了台校准仪,校准他的尺,发现这尺子根本就不够检验标准。那可想而知,印度的工程师就说我们的校准仪不准咯。
最后印度工程师漏洞百出,最后只能承诺说回去重新检测,结果还不是全合格了。
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好奇,怎么算出来只有5%的精准度的
已知印度除了快速试剂基本没有别的检验方法
所以得到只有5%的可能性除非是检验全部都是已确诊的新冠患者
然后试剂盒显示只有5%的患者才能确定中国的快速试剂盒只有5%的精准度。
且试剂只会显示为患病和没患病
如果是显示患病却没没有患病表现,有可能是无症状感染者,也有可能是真的没有患病。
这我就有个疑惑了,印度方是怎么证明他们没患病的呢?未免你们还有更高级的检验方式?
那你们为什么要买我们的快速试剂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