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免疫荧光POCT到单人份半自动POCT化学发光,再到全自动小型化学发光,市场一直在进化... 小发光由日本三菱的PATHFAST开创,2017年前后,单人份小发光开始兴起,彼时的POCT市场上百家厂家开始把POCT带向红海。 此后,国家分级诊疗、医联体、医供体、结果互认开始推行,患者回流的红利让大家对小发光未来替代乡镇市场免疫免疫POCT趋之若鹜,小发光市场的大战也开始打响。 图源:体外诊断学院第十九期会员沙龙 排名不分先后
这几年,规模千万以上的乡镇、社区医院,小发光出现的越来越多! 同时,大发光已经在二三甲市场打开局面,医院检验科也都清楚免疫检测的结果要准确,必须以化学发光为主。于是,小发光也开始盯上国内的二三甲急诊市场,比如脑梗、心梗、心衰、炎症等。 通过融合大发光和单人份发光的优点,进入小型全自动化学发光的发展新阶段,提升检测速度,优化检测结果,操作自更便捷、样本量更小、仪器成本更低、可全血检测、应用场景也开始往大发光方向靠(心内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心衰中心、急诊科、ICU/CCU、儿科等)。当然,这无疑也会进入头部大发光企业的领地,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在提高速度和自动化程度的前提下,如何让小发光仪器、试剂、校准、质控系统的完美结合,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度,是小发光崛起的关键点。目前来看,国产全自动小发光仪器对比半自动单人份小发光已经进步不小,未来可期。
随着,国家对基础医疗的不断重视,新医疗基建将会拉动二级医院终端市场的需求释放,这对于正在市场拓展的小发光无疑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新冠到来后,行业格局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小发光代表热景完成上市,借助新冠起飞,华迈兴微抓住国际新冠抗原市场乘机储备现金流。POCT代表企业万孚抓住新冠抗原市场的红利,明德靠新冠核酸、抗原同样赚的盆满钵满,基蛋则更多通过自研进入各大细分市场。 大发光代表安图、迈瑞、新产业则更倾向于巩固化学发光市场地位,迈克、亚辉龙、万泰则把握新冠机遇的同时,大力发展发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