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搜索

抗体和DNA的“双向奔赴”

2025-7-18 09:27| 编辑: 归去来兮| 查看: 214| 评论: 0|来源: 小桔灯网 | 作者:净姐

摘要: 该技术将加速向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转化。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技术(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ion)是一个跨平台、跨学科的核心工具技术,可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生物分析及新型药物研发等多个技术领域。

公司网址:www.lewinbio.com


01

高灵敏免疫检测技术

1. 免疫PCR(Immuno-PCR)

• 利用抗体识别蛋白目标,寡核苷酸作为“放大标签”,通过PCR实现信号指数级扩增[1]

• 灵敏度:fg/mL甚至更低

• 应用:细胞因子、肿瘤标志物检测

2. PLA(Proximity Ligation Assay)

• 两个抗体结合目标蛋白后,其上的DNA探针被连接形成环,再经PCR或滚环扩增[2]

 可检测:蛋白互作(PPI)、低丰度蛋白、单细胞水平的蛋白

3. PEA(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 

 抗体上DNA探针结合后互补延伸,再进行qPCR或NGS检测[3]

 代表产品:Olink panels(92-plex, 384-plex)等

 应用:血液蛋白组学、早期疾病筛查(如阿尔茨海默、癌症)

Immuno-PCR原理图 

PLA原理图


02

单细胞多组学技术

1. CITE-seq

(Cellular Indexing of Transcriptomes and Epitopes)

 抗体上连接带barcode的DNA,与单细胞RNA测序联合使用

 实现:mRNA + 表面蛋白同时检测

2. REAP-seq / AbSeq / ECCITE-seq/SpearBio/ SPEAR技术等

 不同平台但原理类似,将抗体-DNA barcode与单细胞转录组结合,实现更高通量蛋白检测

CITE-seq技术原理图


03

CITE-seq技术原理图

1. Nanostring CosMx / GeoMx

 抗体上连接带barcode的DNA,在组织切片上检测蛋白的空间分布,结合RNA空间探针

 实现空间蛋白-转录组联合分析

2. 10x Genomics Xenium

 将抗体-DNA探针用于空间原位蛋白标记,与空间转录组数据整合[3]

Xenium技术原理图


04

循环蛋白/外周液体活检

 在血液、尿液等样本中检测极低丰度蛋白

 应用技术:PEA、免疫PCR、BEAMing、Simoa结合DNA探针模块

 常见标志物:IL-6、CTCs标志物、肿瘤来源外泌体表面蛋白


05

分子药物筛选与抗体工程

1. DNA编码抗体文库(DEAL)

 每个抗体携带特定DNA条码,可实现高通量配体筛选

 类似DNA编码小分子库(DEL)

2. ADC定向偶联优化

 先以抗体-DNA偶联验证结构设计,再用DNA模板指导药物偶联


06

组织成像与高通量免疫染色

1. CODEX(Akoya)

 DNA编码抗体,多个抗体可在同一组织上依次显色和洗脱,进行几十上百种蛋白标记

2. Immuno-SABER / DNA-PAINT

 通过DNA链延伸或DNA杂交实现信号放大与超分辨成像。

CODEX技术原理图


07

核酸电泳/传感器检测平台

 结合电泳、LFA、纳米孔或光学传感器

 抗体识别后通过寡核苷酸信号进行读出

 如:纸基电泳(Ab-DNA)、电化学信号探针、CRISPR+抗体识别平台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原料应用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典型平台/技术

关键用途

超灵敏检测

PLA, PEA, Immuno-PCR

fg/mL蛋白定量

单细胞组学

CITE-seq, Abseq

蛋白+RNA联合分析

空间组学

CosMx, Xenium

蛋白空间定位

液体活检

Olink, Simoa+DNA

血浆蛋白组

多重成像

CODEX, SABER

免疫染色/组织成像

药物筛选

DEAL, ADC-DNA

高通量筛选

电化学/传感

DNA纳米探针

快速信号转导检测


抗体–寡核苷酸偶联技术结合了抗体的特异识别能力与寡核苷酸的可扩增性和可编程性,广泛应用于超灵敏蛋白检测、单细胞与空间组学、多重生物标志物分析及液体活检等领域。它推动了蛋白组与转录组的深度融合,是精准医学和多组学时代的重要支撑技术。未来,随着标准化试剂、AI分析平台和空间-时间多维整合的发展,该技术将加速向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转化。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 Malou N, Raoult D. Immuno-PCR: a promising ultrasensitive diagnostic method to detect antigens and antibodies. Trends Microbiol. 2011 Jun;19(6):295-302. doi: 10.1016/j.tim.2011.03.004. Epub 2011 Apr 7. PMID: 21478019.

[2] Hegazy M, Cohen-Barak E, Koetsier JL, Najor NA, Arvanitis C, Sprecher E, Green KJ, Godsel LM. Proximity Ligation Assay for Detecting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and Protein Modifications in Cells and Tissues in Situ. Curr Protoc Cell Biol. 2020 Dec;89(1):e115. doi: 10.1002/cpcb.115. PMID: 33044803; PMCID: PMC8041061.

[3] Janesick A, Shelansky R, Gottscho AD, Wagner F, Williams SR, Rouault M, Beliakoff G, Morrison CA, Oliveira MF, Sicherman JT, Kohlway A, Abousoud J, Drennon TY, Mohabbat SH; 10x Development Teams; Taylor SEB. High resolution mapping of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using integrated single-cell, spatial and in situ analysis. Nat Commun. 2023 Dec 19;14(1):8353. doi: 10.1038/s41467-023-43458-x. PMID: 38114474; PMCID: PMC10730913.



探秘微观,引领生命科技前沿!精准偶联,开启分子操作新时代;超敏检测,赋能临床检验新应用!杭州乐为生医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多款科研利器:

• 寡核苷酸偶联试剂盒,实现蛋白分子超灵敏检测;也可用于蛋白蛋白偶联

• 抗体定点修饰叠氮基团试剂盒,实现抗体修饰的精确把控;

• 氨基修饰微球抗体偶联试剂盒,实现自主、简便DIY微球修饰抗体/蛋白;

• 寡核苷酸纯化试剂盒助力高纯度、高回收率短片段寡核苷酸纯化。

选择乐为生医产品,解锁科研新可能。

技术支持:18611591243

商务合作:15888863672

欢迎扫描二维码或电话咨询。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小桔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小桔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所有再转载者需自行获得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来源。

最新评论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3 下一条

客服中心 搜索 官方QQ群 洽谈合作
返回顶部